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在上海,各大、中、小学组织师生集体观看阅兵仪式的实况直播,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沪上的师生代表此次还受邀到北京,在现场观礼。阅兵仪式结束后,他们第一时间连线,分享了现场观礼的感受和激动心情。
内心充满自豪,更意识到“科技护国”的使命所在
复旦大学有多位学者赴北京观看阅兵仪式,其中包括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院长甘中学,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田梅,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国祯。
金力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亲眼见证了威严的方阵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支撑。高等教育事业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们当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牵引,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蹄疾步稳推动改革破局,瞄准重大战略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交叉研究,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级与成果转化能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将纪念大会精神切实转化成为凝聚师生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甘中学说,现场见证九三阅兵,震撼之外更有一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同时,阅兵场上,现代化作战编队的精准度盈丰财富,清晰勾勒出科技强军的核心需求——既要人工智能技术为装备“赋智”,也要先进装备研发为国防科技 “筑基”。当目光追随着天空中的战机,我不再只是看到技术的“展示”,更读懂了科研工作者与国家防务需求的同频共振,也更明晰了作为机器人创新学院科研工作者“科技护国”的使命所在。
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丁洪院士,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卢策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钱小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专家程兆奇,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石田隆至等在纪念大会现场观礼。
“看着我国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震撼。这些自主研制的现代化装备展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体现了我们科技创新的巨大进步。”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丁洪深知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阅兵中展示的诸多新型装备也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国防建设者将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实践完美结合的成果,是国家长期支持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发展的生动体现。“此次阅兵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会继续牢记科技报国初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耕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柳仲楷今天上午也在阅兵仪式的观礼现场。他直言,观看阅兵仪式,内心十分激动。柳仲楷长期从事凝聚态实验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开发同步辐射光源ARPES技术及利用其研究量子材料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历经战火洗礼、迈向复兴的伟大民族,必须也必然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开辟出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到战略创新的完整独特路径。”柳仲楷说,这条道路虽然艰辛,但它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基石,更是告慰先烈、守护和平、续写民族复兴华章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科研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为之努力奋斗的终身事业。
和平来之不易盈丰财富,尊严不可辜负
阅兵仪式结束后,在现场观礼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专家程兆奇感慨万千,“今天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要义是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我有幸受邀观礼,难掩戚戚之心。作为学者,我们当尽学者本分,深耕战争审判这个学术领域,追寻历史真相,收集历史遗存,创作学术成果。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为中国学界争取二战历史和二战史观的话语权,向世人昭示战后国际秩序之由来,这是研究院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奋斗方向。”
10年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苏智良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今天他第二次到天安门广场观礼。作为一名常年进行抗战研究的老兵,苏智良深感自豪:“通过观礼,我深感和平的珍贵!愿与世界各国,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辈肩负教书育人、科研报国的使命,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贡献力量。”
“在现场,我和大家一起大声唱响国歌,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闪过。”今天,在现场观看阅兵仪式后,时代楷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蓉瑾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她说,这不仅是一次国威军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昭示着和平来之不易,尊严不可辜负。
在她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学校持续20开展“红喇叭小讲解员”活动,讲述红色历史,传承初心使命。“我们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国防意识,筑牢家国情怀,让每位少年都能够成为不忘历史、向往和平、捍卫尊严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教授曾获“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今天,包起帆胸前佩戴着沉甸甸的奖章在现场观礼,深感光荣。 “这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一线普通劳动者的最大褒奖。”包起帆感慨,他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带领团队继续在航运物流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军和最尖端的国防装备从面前威武行进时,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培养对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姚启明心潮澎湃。
她说:“我必将今日之所感传递给更多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未来,我将继续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以守护生命安全为使命,在创新之路上永不止步,用更多‘中国创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全国28.1万专兼职辅导员的代表,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同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睿同样热泪盈眶。
“最好的铭记就是传承,最好的传承就是奋斗。”李睿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是离学生最近的人,更要担负起引领青年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重任。“只有熬得住平凡、受得住委屈、扛得起压力,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常怀赤子之心盈丰财富,粗粝能甘、纷华不染,才配得上奋斗者应有的姿态。”
高开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